深圳特区报|俞大鹏院士:对科研始终保持一颗童心

2018-03-28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林洲璐 文/图)走进南方科技大学第二科研楼俞大鹏的办公室,这位和蔼儒雅的中年学者笑意盈盈地向记者走来,弯腰握手。


      当得知记者的摄像机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坐在办公桌前的俞大鹏立即起身,小跑到隔壁办公室去找电池。“找到了!”他拿着四节5号电池快步走进来,笑得像孩子一样,“看看能不能用,这种小事啊,你们应该告诉我,我马上解决。”


      天气寒冷,采访还没开始,记者已经感到办公室暖意融融。


      在两个小时的访谈中,记者跟随俞大鹏的讲述,从西北到上海,从巴黎到北京,从北大来到南科大,感受他对父亲的思念、对科学的赤诚、对南科大发展的期待。


      数十年前,在老师眼中,他是对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学生;而现在,在学生眼中,他是可亲可敬的老师;在同事眼中,他是“最不像院士的院士”;在俞大鹏自己眼里,他是一名平凡的科学路上的攀登者。


“没有父亲的引导就没有现在的我”


      1959年,俞大鹏出生在宁夏中卫县一个教育世家。“我家世代是教书匠,算上我四代都是教师。我的太爷爷叫俞涵,爷爷叫俞修业,父亲叫俞正心,‘修业、正心’正是我家代代相传的家训。父亲从小就对我说,无论将来做什么事,首先要做的,是修身养性。”


      “我父亲曾经是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位神枪手和加强排排长,我小时候最喜欢听父亲讲他亲身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父亲从部队复员后,成为了一位在教育战线奋斗了三十余年的光荣的语文教师,他对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他不仅是我探索科学世界的启蒙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启蒙导师。”说起父亲,俞大鹏感慨万千,双眼泛着光。


      俞大鹏回忆,在他刚识字的时候,家里很多书被抄家抄走了,剩下的只有几本科学刊物。“那时候,有一本科学刊物叫《森林报》,我父亲经常给我讲《森林报》里的科幻故事,为我打开一个色彩斑斓的未来世界:科幻故事里水稻能长成3层楼高,米粒长得像鸡蛋一样大,把脏衣服放进一个机器再拿出来衣服就变干净了……每个故事我都听得入神入迷,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俞大鹏一边细数小时候父亲讲的科幻故事,一边用手向记者比划着,再次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求知的渴望让俞大鹏在同龄人中显得与众不同。俞大鹏的高中物理老师李积德回忆,那个年代,学校的学习氛围并不好,孩子们下课后基本都不学习,但俞大鹏却不一样。“他身材瘦小,其貌不扬,但特别爱学习,总是一个人默默读书,认真自学,经常追在我后面问问题,好些时候还把我问个大张嘴。”


      少年时代的俞大鹏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成长。父亲每月28元的工资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供养5个孩子使俞大鹏父母不堪重负,俞大鹏父亲的身体受到极大的损害。


      “‘大鹏’这个名字是我父亲取的,寄托了他对我的期许,他希望我飞得高,走得远。”俞大鹏说,1977年高考后,父亲让其填报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名校,并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服从组织分配”那个选项。结果,尽管当年他的高考成绩已经上了录取线可以去一般的大学,执着的父亲还是要求他复读重考。


      到了1978年,有消息称下一次高考将加入英语科目,这让俞大鹏十分紧张。“当时,根本没有学习英语的条件,所以我必须把握住这次机会。”而这一次,他以中卫县高考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原上海化工学院(现在的华东理工大学)。


      “正是父亲当年的执着和坚韧,不将就,不放弃,我才能攀登上更高的平台,飞得更远。没有父亲就没有现在的我。”俞大鹏语气十分坚定。


      由于辛勤付出、积劳成疾,俞正心于1997年去世,享年65岁。“父亲还没来得及享福,没有给我时间尽孝就走了,这是我心中最大的遗憾、最大的痛。”


“人生最重要的一封信走了一年多”


      从西北来到上海,俞大鹏刚进入大学时,落差感扑面而来。“最明显的是英语,在进入大学之前,我连26个字母都不会,而班上的上海同学都有高考英语成绩,差距可想而知。”


      受父亲的影响,俞大鹏身上有西北人倔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大学期间,他下苦功奋起直追,每天图书馆、宿舍、食堂三点一线。通过不懈努力,俞大鹏的成绩上升到班级的中上游,“让我自豪的是,在英语课上,老师时常表扬我进步最快,进步最大。”


      大学毕业,父亲坚持让俞大鹏读研,继续深造。考研时,他报考的是难度较大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年级里一共只有3人报考2人考上,俞大鹏是其中之一,跟随著名考古学家李家治先生攻读硕士学位,做的是玻璃中的旋结分相问题。在俞大鹏看来,当时能考上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只不过他“运气好”罢了。


      研究生毕业后,俞大鹏在轻工业部玻璃搪瓷研究所工作了几年,专门研究变色玻璃的变色机理,从事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与应用科学相比,我对科学本身更好奇,我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去探索‘为什么’,所以我选择继续读博,而且当时十分坚决,我一定要出国。”


      与顺遂的考研经历相比,俞大鹏申请博士的过程却多了几分波折和传奇色彩。1988年初,俞大鹏开始“广撒网”,向国外30多所世界顶尖大学的物理研究所寄去申请书。“其中,我最向往的是法国南巴黎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跟随结构缺陷著名物理学家莫里斯·克莱曼(Maurice Kléman)教授去研究准晶体结构,于是我决定毛遂自荐,直接给他写信。不久后,我竟收到了克莱曼教授的邀请信,他表示愿意接收我。那一刻,我简直像做梦一样。”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俞大鹏却迟迟等不到正式的录取通知书。在之后一年多的等待中,这位对物理学科怀揣炙热追求的学子曾感到失落和迷茫,再写信到法国也犹如石沉大海。


      1989年下半年,这封期盼已久的信终于漂洋过海,来到了俞大鹏的手里。原来,1988年,法国邮政工人大罢工,积攒了几个月的数万封信被搁置,俞大鹏的正式录取通知书便是其中一封。


      “我人生最重要的一封信走了一年多。幸运的是,最终它没有走丢,我还能拿着这封信,踏上去法国的求学之路,这让我更加珍惜在国外学习的机会。”回想起近30年前求学路上的插曲,俞大鹏仍然不胜感慨。


      对俞大鹏而言,南巴黎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是一片科研“圣地”。在这片“圣地”上,俞大鹏接受了4年的熏陶和训练。南巴黎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先后出了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1991年获奖的P.G.德热纳和2007年获奖的艾尔伯·费尔。


“我始终对纳米世界充满好奇”


      1993年,俞大鹏回国,在中科院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做博士后。两年后,俞大鹏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尽管那时候的北大条件比较艰苦,设备比较落后,但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让俞大鹏心向往之。在北大的22年,俞大鹏犹如雄鹰一般,在探索科学的广袤天地间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在谈到科研和学术时,俞大鹏经常提到“好玩儿”这个词,他说:“我把学术当作一件挺好玩儿的事,对科研始终保持一颗童心。”


      “我对新鲜的东西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心。我最早是研究材料物理和电子显微学,所以有机会看到微小的纳米材料,这个东西很好玩儿,纳米线为什么会长成只有头发丝万分之一的神奇小东西,而不是生长成块体的薄膜、大晶体的呢?我始终对纳米世界充满好奇。”


      俞大鹏是国际上半导体纳米线材料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早在1996年,俞大鹏到香港城市大学做短期访问学者时就开始研究硅纳米线,回到北大以后继续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他率先发展了催化剂引导下制备硅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线材料的可控技术,开启了国际半导体纳米线研究的新纪元,解决了纳米线材料的规模、可控制备难题,特别是量子尺寸限制效应等新奇的物理问题。


      近年来,中国纳米线材料物理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其中俞大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15年,俞大鹏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评上院士后,很多人都问我有什么感受,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在我看来,院士和其他的荣誉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觉得自己的责任更重了。”俞大鹏说,相比之下,在众多奖项中, 2015年获得的第二届北京大学研究生“十佳导师”荣誉称号的分量更重。这个评选由学生自己投票,最后设一个答辩环节,由支持该导师的学生分别进行答辩。“这是我至今最珍惜的一个荣誉,作为一名教师,没有比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喜爱更值得自豪。”


      在科研之外,俞大鹏也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在北大期间,他开了两门课,分别是“纳米科技前沿”和“透射电子显微学”。那时候,俞大鹏经常琢磨怎么让学生觉得这门课有趣,继而喜欢上科学研究。同时,他还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意为研究生们增加了宝贵的上机实习环节。“看到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受了我的影响,后来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我感到很欣慰。”俞大鹏微微一笑。


      早在1998年前后,俞大鹏就关注上了量子计算这门在今天都算新兴的学科,经常邀请相关学者去北大“纳米科技前沿”课堂上交流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也为俞大鹏今天在深圳开展量子科学研究埋下了伏笔。“正是因为我早在20年前就开始关注量子计算领域,尤其是在北大2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对纳米线、纳米管、石墨烯等微观世界的光电力热磁等物理性质的精确操控能力,成为了我今天开展量子科学研究的底气和基础。”


“不像院士的院士”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廖志敏是俞大鹏培养的博士生。2006年博士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一直在俞大鹏的研究团队中,去年受聘为教育部第十六批“青年长江学者”。


      “从跟着俞老师学习,到一起共事,我和俞老师认识16年了,无论是治学还是为人,俞老师一直都是标杆。他十分平易近人,不仅在研究上精心启发我们要关注大事、把握好方向、在研究结果分析上教导我们要严谨再严谨,也是我们生活上的益友。俞老师经常让我们到他家里一起包饺子,还亲自给我们做他的拿手菜冰糖桂花猪蹄,定期组织我们到公园游玩。你可能很难想象,俞老师还是一个称职的‘红娘’,俞老师开玩笑说,咱们实验室的女生少,肥水可不能流外人田啊。”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鲁大为去年9月到学校任职,大学就读于中科大少年班,在中科大直升博士,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做了5年博士后,谈起如何来南科大,鲁大为笑言:“我是听从俞老师的召唤回国的。”


      在加拿大的时候,鲁大为经常在一个500人的科研人员微信群里发言,其活跃的思维引起了同在群里的俞大鹏的注意。“有一天俞老师突然加我微信,说南科大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挂牌,同时还举办量子与信息科学高峰论坛,问我愿不愿意参加,当时我抱着可以免费回国的想法,就来参加了。没想到,一来到南科大,我就彻底爱上这所大学,彻底被俞老师‘征服’了。”


    鲁大为说,在那次高峰论坛中,他看到了很多世界量子科学的“大咖”,当时就震撼了,在听了俞大鹏在报告中激情澎湃地讲述研究规划后,他便下定决心要回国,要加入俞大鹏的研究团队。


      “俞老师是我见过的最不像院士的院士,当我第一眼看到俞老师,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他完全没有架子。平时,俞老师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为我们年轻人争取资源、空间和经费,而具体的科研任务,他不会过问太多,这反而让我们更有想法,更有干劲。”


      说起俞大鹏,南科大物理系副教授赵悦感叹:“在俞老师的推动下,这两年南科大物理系发展迅猛,他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现在,在南科大物理系,你可以感受到创业的狂热。”


      “更难得的是,俞老师总把别人的事情放在心上,他会关心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同事、每一个朋友。去年,我曾发愁找不到合适的博士后来我的研究室工作,没有人,科研怎么开展?没想到,俞老师主动从他收到的简历当中挑选出一个优秀的博士后,并推荐给我,当时我的内心有说不出的感动。”


“希望做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


      “我想在南科大做以前从来没做过的事情。”2016年底,怀揣一颗对科研的童心,俞大鹏以“归零”的心态从首都来到鹏城开始二次创业,扎根南科大。俞大鹏的太太作为研究团队的主力,与他一同来到南科大,夫妻二人并肩前行,共同投身到热火朝天的干事创业中。


      过去20多年,俞大鹏一直关注量子科学与工程领域,推动量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研究是他来南科大最想做的事情,这同时也与深圳布局基础研究机构的方向之一相匹配。


      今年1月20日,深圳“十大行动” 计划中“十大基础研究机构”首批启动建设的三个基础研究机构正式授牌。由俞大鹏牵头的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其中之一,研究院将聚焦量子通讯、量子计算,以及能够引领重大科学发现、重大技术变革的未来的“石墨烯”、未来的“氮化镓”、未来的“拓扑物态”等全新功能材料材料的基础研究。


      “从建立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率!”俞大鹏由衷感叹,从设想到挂牌,成立研究院前后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这在其他城市可能很难实现。“研究院在去年1月两会期间提出计划,4月份答辩,6月份做预算。最近,一个亿的经费已经到位,实验室正在建设当中,一切进展神速。”


      最近,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logo出炉,俞大鹏和记者分享了logo诞生的小插曲。开始时,俞大鹏找了几家专业工业设计公司做,但人家开口就要5万元,俞大鹏心有不甘,无论如何得省下这笔钱,脑筋最后动到自己的宝贝女儿身上。在女儿的帮助下,logo设计有了雏形。后来,学业超负荷的女儿实在没有时间去细化完成,俞大鹏就在南科大学生中求贤,张家健同学自告奋勇担起重任,通过反复修改,深圳量子研究院的精美logo最后定稿,俞大鹏非常自豪和满意,不仅彰显了量子的精髓,更凸现出深圳精神,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大力赞赏。


      谈及研究院未来的规划,俞大鹏充满自信。“我希望能够做出一系列‘诺奖级’的研究成果,因为诺奖级工作的最大含金量是其原创性,诺奖本身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同时,我们希望把这些研究成果转化成技术,再转化为产业和产品,助力深圳、广东乃至中国的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


      做出“诺奖级”科研成果的底气从何而来?俞大鹏说,他在北大20多年积累之深厚,南科大科研团队之优秀,深圳对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之巨大,实现“诺奖级”科研成果并不遥远。


      在俞大鹏看来,做科学研究和其他职业并无二样,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把这份工作当成饭碗,可能很无聊,但为了生活会坚持;第二个阶段,把工作当作一件好玩的事儿,还挺享受;第三个阶段是把工作当成一件艺术品去精雕细琢。“现在,我正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迈进。”


      “我们中国人并不笨,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可以体面地做科研,把科研当作享受,把科研当作艺术品。年轻人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希望他们能珍惜现在的优良条件,不要对国外的成果亦步亦趋,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想法,并努力将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产品,将量子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给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期望中国有更多创新的东西能影响世界。”


院士寄语深圳


      深圳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就必须牢牢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要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对靠人才集聚“起家”、因人才而兴的深圳来说,人才更是特区发展最大的财富。深圳市正在争取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基础研究将会使深圳这只金翅大鹏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深圳市应持续大力支持“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十大行动计划,为相关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土壤,再造特区人才竞争力新优势,再创 “孔雀东南飞”。


——俞大鹏


    人物名片


      俞大鹏,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曾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年获评教育部特聘教授;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院士。俞大鹏长期从事纳米线物理材料中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为我国纳米线材料物理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重大贡献。基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俞大鹏共计发表300余篇论文,含国际顶级专业刊物论文100余篇,被同行参考他引一万余次。俞大鹏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2004年度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世界著名出版公司Elsevier发布的2014-2017年度在全球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中国高被引学者 (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中,俞大鹏院士连续进入“物理与天文学科”前三名。


      原文链接:http://sztqb.sznews.com/PC/layout/201802/11/colA04.html#c303965 


上一篇 下一篇: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来我系考察本科生培养工作 下一篇